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广州城?

最新信息

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广州城?
2023-02-28 10:08:00
广州正以“双高”的奋进姿态落实高质量发展。
  今年,广州高标准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形成“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
  日前,广州召开一场高规格会议——面向2049广州城市发展战略座谈会。会议邀请了贵州省原省长、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林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等9位顶级专家学者出席。
  他们与市领导共同讨论的议题,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交通“骨架”、南沙开发开放、历史风貌保护、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议题,涵盖了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更新的不同侧面。
  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背后,事关广州将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向2049——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范城市,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
  城市空间的战略规划,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从来也不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其折射了一座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策略,更关系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品质乃至价值观。
  南方日报记者刘珊黄舒旻陈思勤
  通讯员穗发宣穗规资宣
  新坐标下看广州
  2000年,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率先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规划确立了将广州发展成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适宜创业发展、适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八字方针的空间战略,着重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进行战略部署,以大港口、大机场等大项目作为牵引,“双快”体系作为支撑,拉动大产业、大物流,推动了城市空间格局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
  2009年,广州启动第二轮战略规划,继承了2000年战略规划的区域观念、生态优先的理念,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十字方针,确定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明确了从外延式“拓展”走向内涵式“优化提升”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递进式开展的两轮规划,均同时体现在宏观的规划思路,以及微观的空间细节中,并且因时而异递进,推动广州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座南海之滨的“千年商都”,走过两千年仍历久弥新、魅力不减,城市定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变化、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回答新的时代命题,更好回应城市发展需要。
  在贵州省原省长、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林树森看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更要从城市演变的慢变量入手。“抓住寿命长的变量,逐渐忽略寿命短的变量。”何为慢变量?林树森解释,这包括了城市的机场、港口、高铁站、历史文化遗存和城市格局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城市发展到今天,广州如何延续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引擎的城市地位,强化在城市体系和区域经济社会关系中的引领作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广州高标准编制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城市远景发展方向,首先要探寻这座超大城市的发展命题是什么,城市的战略定位从何着手。
  “广州要继续在新征程上带好头,不是在量上,而在质量上。”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占山认为,战略规划的重心在战略,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大战略。在他看来,广州要做好战略规划,首先要找准定位,在战略上下工夫,在新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谋划战略,定下大战略、大思路。
  正如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所说,广州的地位和国家、世界的关系要想清楚,下笔看得才远。
  不能置身全球,也就无从谈起——这显然是定位广州的一个重要坐标。
  战略空间里的“深意”
  发展,是城市规划要回应的首要问题。规划服务战略,也是为这些战略任务进一步标定实践方向,并注入全新内涵的过程。
  “全球城市”的竞争已经转变为“全球城市区域”的竞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吴志强看来,当今世界城市的竞争进入到“打群架”的时代,从长三角到珠三角都是以城市群落的崛起代表中国在世界城市群中展开竞争。
  吴志强认为,战略思维应该落在区域全局上来考量,以广州为中心,珠三角有五条重要廊道,廊道上有关键节点,诸多廊道合网,这个网实际上完成了整个中国南部的现代化版本:由节点联成廊道,廊道合成网络,最终促成中国南部一个城市群落的崛起。
  吴志强分析,这五条重要廊道分别为穗深港战略廊道、从北到南的中新知识城—大学城—创新城知识廊道、从北部机场到中心城市再到南沙的都会廊道、西面连接佛山中山的智慧制造廊道、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生态共享廊道。
  从区域全局来看,广州地处广深港和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的交汇处,随着未来深中通道通车,以广州为顶点的“两走廊一通道”,将形成100公里黄金内湾中发展潜力最大的核心区域。
  “产业是未来广州建设全球活力标杆城市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城市综合功能特别是资源配置能力的载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涛眼中,对广州未来长期的战略发展,要更多地思考以什么方式来发展产业。他认为广州应以产业创新为重点,拓展创新链条,发挥产业体系齐全的优势,让更多原始创新、基础领域的研究可以实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的多地合作。同时,以两业融合为抓手,提升产业的韧性和现代化、高端化水平。
  再向东南进
  事实上,广州城市发展从越秀山下起步,是一个逐步往东南的过程。
  崛起中的科技创新走廊与老中轴、新中轴融合互动,东部枢纽正在成为广州强化与深圳、东莞联系,聚集珠江东岸各类高端要素,打造成广州东部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广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表示,这份战略规划,应解答好如何高水平规划建设东部枢纽,提速建设东部科技创新走廊,强化与深圳、东莞联系的课题。
  “广州要继续考虑深化南拓和东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认为,除了南沙战略,还应该有新的南拓战略,新的南拓战略最好能与供应链中心相结合,此外广州在国内大循环中,可以以东部为出发点,形成一个新的东部枢纽战略。
  南沙,是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认为,广州一直是国家对外的窗口,有机场、港口、铁路枢纽等。“双核”已经确立,广州的战略在发生重大变化,就是不再以自我中心为体系,而是瞄准区域功能为体系,这个区域要放到整个东南亚这个未来的“亚洲地中海”时代去寻找自己的定位。
  从广州全局谋划战略规划,如何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东部科技创新走廊融合互动,如何让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这是一座千年老城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城市“老和新”是一组辩证关系,是城市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
  “广州未来的发展要瞄准打造全球活力标杆城市。”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涛看来,老城市注入新活力可以有三招:活化、强化、转化,即赋能原有的活力内容和元素,在老中育新;拓展新的活力内容和边界,以老促新;培育新的活力组合,革故鼎新。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城,广州更是一座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之城。
  面向2049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本身,需要彰显新的发展理念、治理理念、城市理念,乃至为未来城市实现引领。也就是说,这座城市不是国外城市的再版、翻版,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板,要对标、借鉴、学习世界上先进城市的好做法,但不能全盘照搬。
  既有韧性,也有个性的城市,才称得上是有品质的城市。
  ■政声传递
  本次城市发展战略将重点展望五个方面
  广州多中心网络化格局逐步成型,空间框架全面拉开。
  南部地区,南沙实现从开发区到国家新区、自贸区的重要跨越,未来将加速向湾区门户迈进,建设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
  东部地区,珠江新城世界级CBD向东延展,与金融城、琶洲形成黄金三角,科学城、知识城成为创新经济引擎,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展现实体经济强劲动能,成为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上的重要支点。
  北部地区,绿色生态价值日益凸显,吸引从都国际论坛、国家版本馆、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等高端平台落地,空铁枢纽促进资源要素集聚。
  西部地区,广州南站、聚龙湾、白鹅潭等平台日趋成熟,推进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全方位与佛山对接协同发展。
  中心城区,用绣花功夫持续激活北京路、沙面、永庆坊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实施街巷改造、口袋公园等工程,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在战略规划的传承引领下,广州城市空间结构逐步演进,确立“一带一廊、双核五极”的城市空间结构,统筹山城湾海、贯通功能走廊、壮大合作腹地,引领黄金内湾协同发展。
  本次城市发展战略将考虑重点展望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范城市,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二是如何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三是如何加快提升广州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如何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五是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粤港澳合作的长远方向和关键职能是什么?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邓毛颖
  到2049年建成活力全球城市
  广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面积7434.4平方公里,2021年底常住人口1881万,实有管理服务人口2200多万,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近年来,广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经济总量逐年提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8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由2014年第50位提升至2022年第27位。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举全市之力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我们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把南沙建设成为“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全力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努力把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胜势;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到2049年,建成活力全球城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扛起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海洲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我们需要一座怎样的广州城?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